您好,欢迎来到您的网站!

官方微信号

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2024年无锡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全景图谱
发布日期:2025-01-01 15:35:27 来源:欧宝体育投注
中商情报网讯:无锡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昂扬“四敢”担当、锚定“十个聚焦”,发展...

  中商情报网讯:无锡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昂扬“四敢”担当、锚定“十个聚焦”,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稳步提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实现良好开局。

  无锡将着力构建“地标+优势+未来”梯次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产业,打造“高而强”的地标产业;聚焦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6个产业,打造“大而强”的优势产业;聚焦AI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5个产业,打造“新而强”的未来产业。

  充分发挥无锡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的独特区位优势,持续推动东向接轨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北向引领辐射锡常泰跨江发展、南向协同联动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西向推动湖湾一体发展,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绿色生态标杆区、综合交通枢纽区。

  通过一轴一环,串联三条发展带融入区域格局。一轴:太湖长江发展轴(锡澄实力轴),一环:太湖湾科学技术创新带(锡宜魅力环),三带:沪宁发展带(大运河文化带)、沿江绿色发展带、宁杭发展带。

  通过一体两翼两区,构建特大城市群快速推进市域一体化。一体:无锡市区,两翼:江阴市、宜兴市两区:锡澄协同发展区、锡宜协同发展区。

  持续深耕感知设备、智能硬件、通信传输、网络运营、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等细致划分领域,完善智能传感、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培育发展软硬一体、云边协同、泛在智联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融合创新,深化在工业、交通、双碳、公共安全、医养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夯实以新吴为主体,梁溪、锡山、滨湖、经开区等为重点的“一核多元”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推动形成以新吴为核心,江阴和宜兴为重点,滨湖、锡山、惠山等地区联动的“一体两翼多元”新发展格局。

  持续打造创新药与改良新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重点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

  加强无锡市医药产业跨区融合,形成以新吴、滨湖、惠山为重点,江阴、宜兴、锡山高效联动的发展格局。

  深化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建设,打造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重点产业链。

  形成以太湖湾科学技术创新带为核心、中心城区为主体、江阴宜兴为两翼的软件产业“一核一体两高地”的空间布局。

  重点打造航空航天装备、智能机器人、精密测控装备、特色专用设备、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智能电动车等高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

  依托江阴、宜兴、锡山等重点区域,加快打造国家功能性纺织材料研发中心、国家纺织产品质检中心(江阴)、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江南大学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创新服务平台和中国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易平台,推动产品工艺升级和价值提升,向高端化、品牌化、时尚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将无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服装产业基地。

  全力发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等环保产业链和节能装备产业链。

  推动形成宜兴、新吴、江阴、锡山等地区产业集聚,惠山、滨湖、经开区等地区加强联动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突出应用需求带动,强化关键材料保障,打造特钢、高分子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等重点产业链。

  以江阴、宜兴、锡山、惠山等地区为重点区域,持续推进江阴临港化工园区、宜兴新材料产业园、宜兴陶瓷产业园、宜兴陶瓷产业园、锡山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惠山经开区石墨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深化国家新型工业化特钢产业示范基地和金属线材制品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推广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钢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高分子材料和电子化学品产业高地。

  以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新吴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促进全市新能源产业集聚,打造光储充、微电网、虚拟电厂等能源数字化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支持江阴、锡山、惠山、滨湖、新吴等地区建设汽车及零部件集聚区,加快国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先进内燃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无锡分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国家油泵油嘴质检中心等研发检测平台,不断的提高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建设国内领先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无锡市紧跟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把握重大创新成果,立足“465”现代产业集群5大未来产业,细分发展赛道,拓展发展趋势,构建无锡市未来产业“5+X”特色发展体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未来产业高地。

  无锡市按照“差异发展、协同联动、点面结合”的理念,依据板块经济、产业和科技发展的特点,统筹全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错位竞争,进一步强化未来产业主赛道,持续加力未来产业新赛道,立足现有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产业园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推动形成精而强的未来产业集聚。

  夯实企业支撑,格外的重视和发挥企业在稳增长、促就业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壮大新时代锡商队伍,鼓励支持更多企业坚守实业、精耕主业、引领行业、勇创大业。做大项目增量,更加突出开工、竣工和实物工作量,加力推进省重点项目建设,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45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激发消费潜力,制定新一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行动计划,持续办好“太湖购物节”,完善提升商圈、商业街区、综合体业态功能,促进“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倾力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

  育强创新主体,制定实施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行动方案,支持企业深度融入、精准切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努力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建好载体平台,强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建设,争取更多创新平台、重点项目落户太湖湾科创带,完成梁溪科技城、蠡湖未来城等新城投资170亿元以上,建成投用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160万平方米。优化科创生态,强化市科学技术创新委员会职能作用,深化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技公司在规划、政策、决策中的参与度,加大对企业应用研究、应用引发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有目的创新”与“有组织创新”融合共进。

  提优整体竞争力,实施重点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推动“465”现代产业集群和“3010”重点产业链建设走深走实。更大力度对接头部企业、“链主”企业,鼓励带领企业向终端产品转型,建设认定特色产业园区15家以上,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全覆盖,逐步提升物博会及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提高全局显示度,深化物联网“一感两网”建设,加强制造业、交通物流、城市治理等领域应用牵引和供需对接,高标准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推动物联网产业集群向世界级跃升。提速推进数字化,全方位打造数实融合强市,深入实施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力争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2%左右。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无锡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雷军最新发声!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目标30万辆!还辟了个谣,让大家别神化自己

  马龙樊振东陈梦退出世排有何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国内赛事没影响,国际大赛影响不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新能源电池使用寿命4年跟电厂寿命30年不匹配,电动汽车和电网应做到双赢【附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需求在改善 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站上荣枯线年美股绿盘收官:纳指涨28.64%,英伟达涨超170%

  传一加OnePlus 13R将配备区别于国内机型Ace 5的长焦摄像头

  三星 Galaxy A56 手机曝光:120Hz 高刷屏、Exynos 1580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