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八月,沈阳市沈北新区航空产业园内,一片厂房正在紧张施工,盛科精工(沈阳)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即将进驻这里。这家聚焦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领域复杂(极端)工况条件下零部件自动化和智能化装配制造的企业,正是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沈阳产研院”)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我们就是要做高校院所不适合做、企业又做不了的事,把科技与产业‘两层皮’缝合起来!”沈阳产研院院长邵文龙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一句话就把沈阳产研院的定位概括而出。
2020年12月,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清、创新团队利益不明、科研人员活力不强等问题,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成立不到4年的时间里,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沈阳产研院就本着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理念,与广大科创团队一起探索着“跨海”的沈阳模式。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院所和企业两头都不愿“沾”的中间地带,被形象地称为技术转化的“达尔文死海”。
创业团队持大股、引入技术经理人、鼓励多元资本参与……一项项创新的机制,连接起科研和市场。
位于浑南区的沈阳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内,一家成立仅一年的公司——盛科国仪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收益已突破1600万元。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刘南洋,在创业之前还是国外一家仪器公司的东北区域大客户经理,虽然拥有10多年高端仪器测试设备的研发及销售经验,但在创业之初还是遭遇了不少困难。
项目早期融资难、没有办公场地、项目成本控制难、团队人员不足……“当时也看了很多家投资机构,大多因为志向不同、对方看重利益不是真正关心支持其创新创业而走不到一起”,阴差阳错之下,刘南洋找到了专注投早、投小的新型研发机构沈阳产研院。
沈阳产研院看重刘南洋团队在数据采集设备及配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且曾为606所、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自动化所等技术密集型高端客户提供过自研产品,具备市场化条件。
就这样,在2023年8月,沈阳产研院投资公司出资20万、占股10%,团队出资180万、占股90%,双方一同成立沈阳盛科国仪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产研院还根据与此公司签订的“研发协议”,按照里程碑节点分阶段拨付研发资金860万元以支持刘南洋团队早期创业。
“我们以往拨投结合项目支持的主体,大多是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创业团队,刘南洋团队的特点在于其更偏企业家性质”,邵文龙和记者说,盛科国仪成为他们用拨投结合模式支持的首个企业家项目。
沈阳产研院在项目挖掘中发现,一些科研团队专利发明的主体是职务发明。如何破解高校职务发明的转化瓶颈,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世明是中国医科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从事温和条件下氮气分子的活化、电化学催化反应等相关研究已有十余年之久。
陈世明团队近期开发并验证了一条利用空气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肥料氨的新技术路线,完成了理论机理的提出及小型原理机的开发。在中国医科大学支持下,陈世明团队迫切希望将该项目产业化,以助力省内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但他的成果就是职务发明,经过三方多次协商,沈阳产研院发挥机制创新优势,探索出了校院联投模式,最终校属资产管理公司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中国医科大学、沈阳产研院与陈世明科研团队共同成立盛科红医新能源(沈阳)有限公司。
目前盛科红医公司面向基础研究的便携式设备已完成定型生产并顺利销售;其小规模试产样机已完成定型,目前正在建设30亩绿肥中药种植示范基地。
科学家与创业者之间,存在着一条思维模式与能力特点的鸿沟——优秀的科学家通常具备过人的技术远见,成功的创业者则拥有感知市场变化的敏锐嗅觉。
在这样的差异之下,还是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尝试向创业者转型,因为在硬科技领域,产品性能由大量技术细节决定,技术难度大,一些企业看不懂技术,很难直接承接、转化技术成果。
“科学家”向“创业者”的转变,要建立对市场机构的信任、补足思维模式的短板并配齐创新转化要素,让科学家所在的创业团队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六边形战士”。
沈阳产研院在深入挖掘项目中,发现创业的科学家往往缺乏企业家的市场化思维,缺少企业管理运营经验。如何克服科学家在转型后的“水土不服”,也是一大难点。
沈阳产研院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信息事业部主任助理李贺介绍:“我们现在院里边开始有定期的培训了,除了我们内部的培训之外,也请了外部的专家来授课,包括公司股权架构设计、公司日常运营方式等方面。”
但事实上,“科学家”向“创业者”和“企业家”的转变需要过程。为了更好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沈阳产研院创新地探索出“直投转股”的模式。
大连理工大学以一位教授为主导的技术团队,围绕航空航天领域研发了系列核心技术。这位教授曾经与一位企业家有过成功的合作。而这位企业家虽然十分看好这一个项目的市场化前景,但已经成立了一家高科技企业,苦于没有资金来支持新的创业。
鉴于很难获得银行、投资者、基金、贷款机构等的资金支持,双方找到了市场化运营、机制体制灵活的沈阳产研院。经过多次沟通探索后,结合科学家、企业家实际要,沈阳产研院对拨投模式进行了升级——探索出了直投转股的新模式,沈阳产研院支持他们共同成立一个企业,并直接投资该公司,公司由他们控股,这样既解决了创业中的困难,又充分尊重其自主经营权。
“拨投结合是我们学习的成果,但直投转股是我们的尝试,这样的模式至少在东北地区还是首创”,邵文龙说,直投转股这样的模式之所以能够成立,也是建立在辽宁省大院大所集中、科教资源丰富的基础之上。
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沈阳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企业众多。这就天然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在去年召开的沈阳市对外开放大会上,仅创新型经济一项,就围绕发展未来交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航空航天、智慧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业态推出了265个场景。
“企业生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市场,我们会基于应用场景布局项目,还会帮助初创公司对接寻找一些应用场景”,李贺介绍,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也在帮助本地的一些传统产业完成转型升级。
在沈阳产研院支持下,成立于2022年的沈阳盛科特佰瑞隧道装备有限公司,借助沈阳地铁建设的契机,填补了沈阳市盾构刀具产业市场空白,同时为省市内盾构机生产公司可以提供优质的盾构刀具。
盛科特佰瑞相关负责人张禹和记者说,目前沈阳地铁东延线建设中使用的盾构机的刀具,就是他们生产的。这也是国内首创研发的“分体式”盾构刀具技术,打破了传统盾构刀具的设计理念,新型刀具购置成本较现有产品降低10%,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50%,提高了耐磨程度的同时,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之前沈阳地铁4号线号线南延线的建设中,就试用我们的刀具,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新型刀具主体设计结构及材料可行。”张禹和记者说,仅盾构机刀具一项,在东北地区就有巨大的市场。
根据已公布的项目来看,沈阳地区、长春地区、哈尔滨地区未来在5-10年内至少要新建300公里-500公里的地铁隧道及管廊工程,盾构刀具市场规模不少于1亿元。
今年4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国内首个中试验证平台——由王向明、孙聪双院士牵头的飞行器机体快速研制项目揭牌成立。
沈阳,拥有覆盖飞机整机及民用飞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航天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完整的航空全产业链条。这样的产业优势为飞行器机体快速研制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而王向明、孙聪双团队的目标是基于3D打印+机器人+物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技术,打造飞行器智能未来工厂,这是涉及航空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引领性研发技术,同样将为沈阳市航空产业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如何帮助王向明、孙聪两位院士最大化发挥其科研优势,减少运行机制、资金使用保守等不利影响,在机制体制上助力其早日实现技术攻关,是沈阳产研院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们基于项目特性,突破以往的投资模式,联合双院士团队、盛京金控集团、航产集团共同成立合伙企业,并入股沈阳飞行器未来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小钱引导、多方参与、项目拨投、基金赋能’为主线的专业研究所模式,助力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邵文龙说,沈阳产研院、盛京金控集团、航产集团的加入,在市场化管理、抵御风险等方面对双院士团队进行赋能服务。
沈阳产研院并没有止步于拨投结合、研发外置、直投转股、校院联投、专业研究所等五种模式,而是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科创团队一起探索着不停地改进革新的沈阳模式。
为构建“系统性、一站式”科创服务体系,今年4月,沈阳产研院主导的东北地区首个概念验证平台(沈阳盛科同萃科创)正式成立,主要负责项目概念验证、投后管理与赋能、科创街区建设等服务。
盛科同萃科创作为苏辽合作的典范,它依托沈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同萃科创专业服务团队,通过以静态验证与动态验证相结合,发挥概念遴选、价值分析、验证评估、培育熟化、转化孵化等关键过程能力,为具备底层核心技术的项目提供核心技术凝练评价、关键应用场景筛选、核心产品定义、最佳转化路径与里程碑设计、商业模式论证等静态验证服务,深度论证项目值不值得干,实际该如何干。最终,推动项目成为具有商业经济价值雏形的高潜力初创公司或技术解决方案。为沈阳孕育战略性、颠覆性产业助力,为培育沈阳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成立四个月以来,该概念验证中心正马不停蹄谋划项目布局,积极探索与沈阳产研院已投项目联动新模式,在储备立项项目已达十余个。
截至目前,沈阳产研院在先进材料、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通过技术价值发现投资建设了52个科技型企业,同时还与沈阳细致划分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建了34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围绕沈阳八大重点产业链加盟了21家新型研发机构。未来,期待沈阳产研院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上有更多突破性进展。